0 Comments

简单介绍一下自己,从06年初中那会开始尝试写词,10年开始混迹百度贴吧,连载发表原创歌词,后来一直作为爱好和副业始终未曾放下,20年-21年的时候先是参加了华研国际举办的词曲创作大赛拿下作词组亚军,当年参加金蜗牛填词大赛拿下全国前十,然后签约公司,原谅我恬不知耻的自称职业作词人,陆陆续续也有一些作品,但始终没有火,最好的一首作品也只是短暂拿过QQ音乐潮流榜榜一,前段时间在一个帖子下的回复,有很多老哥问了好多问题,现在单独开一个帖子,有问题我尽量解答,对音乐创作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来交流~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Related Posts

gai做的不是山歌而是川江号子

这个东西我三年前就做了解析,为什么gai不是山歌而是川江号子。 特别是谭维维去年的川江号子跟gai的音乐的相似性。 很多懂哥评价黑人那个音乐体系,爵士、蓝调理论一套一套的,但是区分山歌还是号子,硬是区分不出来。 最后在分析一次。 GAI的音乐内核:川江号子精神,而非狭义“山歌” 力量感与对抗性:川江号子诞生于船工与险滩激流生死搏斗的场景,是用生命呐喊出的集体意志。这种原始、粗粝、充满抗争性的力量感,正是GAI《朝天门》《苦行僧》《华夏》等作品的灵魂——不是田园牧歌式的抒情,而是底层生命力的喷发。 节奏驱动与集体能:号子的核心是实用性的劳动节奏(一领众和、律动规整),GAI的说唱虽形式不同,但同样强调强节奏推进和现场煽动力(如《沧海一声笑》的合唱段落),这与山歌的自由悠扬旋律有本质区别。 地理文化符号的契合:朝天门作为重庆码头地标,天然与川江号子绑定。GAI对“父辈”的致敬,本质是对码头劳工文化的传承——这正是号子的土壤。 GAI的音乐是植根于川江号子DNA的文化转译。这种将“生死搏斗”转化为“命运抗争”的艺术表达,远比标签化的“山歌”更能解释其作品的野蛮生长力,这种力量感、生命力在现场演绎会让人热血沸腾。

华语歌手演唱会2025年度即将出现新纪录,林俊杰北京想看人数即将被打破

华语歌手演唱会想看人数2025年度目前最多的是林俊杰的北京站583万,九场,也是内地唯一一站 但是今天周杰伦武汉站第一次开票完已经接近540万,还是在三场的情况下,不得不说,老天王还是天王,后续二开突破600万板上钉钉,基本预定年度最卖座的单站演出,当然了周杰伦的后续上海站也许会创造新纪录